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4日
转眼间,从罗切斯特理工大学(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毕业已经一年了。在这两年里,我感受到了中美教学模式、生活文化的差异,也收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罗切斯特理工大学(RIT)坐落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郊区门罗县(Monroe County)。RIT的校园原来是在市中心的,后来市政府在罗切斯特的郊区划了一大块地,整个校园就搬迁了过去,这也让RIT成为了全美校园面积最大的私立学校之一。RIT的校园非常新,而且每年都有新楼在建,学校的各种设施都非常齐全。罗切斯特曾经是柯达的发源地,曾经这里也是极度的繁荣昌盛,甚至还有地铁,但是随着数码相机对传统胶卷的冲击,这座城市也逐渐走向了衰落,市中心散落着废弃的工业大厦。由于冬天寒冷且常降大雪,也对其他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但是,依靠着罗切斯特大学的办学和近年来一些生物医药和高新科技公司的设立,罗切斯特的经济正在极速回暖。我觉得罗切斯特很像北京,四季分明,春暖秋凉,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紧挨五大湖中的安大略湖,一年的降雨量非常多,气候湿润,与北京的干旱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RIT在中国知名度不算高,但是在组织中国学生的各个方面都非常有心意。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提前适应学习生活和结识校友,记得在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学校就在北京组织了一场活动,让我们提前熟悉同届被学校录取的中国同学们。当时,桑德斯商学院的副院长屠强,是一位中国人,也是亲临活动现场,为我们介绍了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找工支持。在RIT就读的两年里都是在一些重大场合才能看到屠老师的身影,可见商学院是如此重视中国学生的招生~
接下来,我想讲述一些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虽然中美教学文化的差异都有无数学者出了书,在网上也有很多人分享体验,但是却不如自己亲历时的记忆犹新。
每一年,都有很多学生从社区大学或其他国家转学来RIT念书。这是在国内的大学很罕见的。对于前者,因为私立大学四年的学费实在太昂贵,所以他们选择在第一年在社区大学修好基础课程,再转学到RIT,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商学院每年都会为这些转学学生办一场欢迎会,邀请一些曾经转学来在学校有着杰出表现的学长学姐来为大家讲解如何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商学院的社团活动。使我记忆深刻的是在这场活动中大家要进行一场“比赛”,我们需要和其他人组成小组,学院老师给我们每一个组分发不同的道具,而我们必须要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换道具,用这些道具来去发明一个物品,并且将这个物品推销给现场的所有人。首先,二十分钟内用有限的道具想出一个“卖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其次,对于我这种比较含蓄的中国学生,与一群不同国家的陌生人用英语即兴谈判,这是在国内的大学新生欢迎会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说实话,那时候英语口语也只停留在小白水平,我体验到了极大的不适,但是最后还是用磕磕绊绊的英语面向所有人参与了小组的Pre。我还记得我们组是做了一个烧烤架,而有的组则是用发的吸管做成了一个首饰架,不得感叹美国同学的脑洞大开。这不仅考察的是我们动手能力,更是模拟了职场上与陌生人谈判的能力,这让我从第一天起就对RIT商学院有一个深刻的概念,学院的目标就是把我们每个人都培养成优秀的管理者或者是企业家。而这也与商学院的愿景呼应,在官网中,有这样一段话。“To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enterprising students and creative enterprises.”
RIT很重视学生的隐私和个性化发展,学校遵循的原则是不给学生进行绩点排名的。起初我对这个规则很疑惑,但后来我发现学院也非常重视学习成绩优秀(一般是GPA在3.6以上)的同学,并且这些同学可以自愿申请加入一个“荣誉项目(Honor Program)”,可以得到学院老师的指导和一些实践项目的机会。这个要求其实很低了,因为美国很多学校都有GPA inflation,对于中国的学生拿到3.6的GPA是非常轻松的。但是,由于这个项目需要最晚在大三上就加入,我就与这个活动失之交臂了。同时,学院每年也会给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这是附加在学费上的奖学金,因此,学院还是很重视培养优秀的同学。所以,即使是禁止给学生排名,学院还是会重视培养优秀的同学。我想,设立这个规则的初衷也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同学的隐私,提倡的是一种不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理念,防止学生之间进行攀比吧。总的来说,我认为学院的资源比较多,学生少,所以学生之间也没有像国内竞争非常激烈的感觉。在我接触的一些美国同学中,我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一部分有非常高的GPA,甚至是满绩,另一部分却没有成绩上的追求,却会全心投入到找工作的过程中,所以他们更重视在校期间的暑期实习机会。
我在RIT读的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对标国内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由于之前没有同专业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第一年里,我“踩”了非常多的“坑”。RIT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补一(巨)些(多)通识课,所以在这两年里,我和一起来交换的小伙伴就在各种“非专业课”堂上徘徊。虽然国内也有通识课程,但是其实从学分和数量上还是不能补齐美国这边的学分。而且由于美国这边的要求都是3学分,包括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每一个科目下都必须要重新修一门课。因为RIT是以艺术类学科(工业设计全美第8、珠宝设计全美第2)和工程类学科闻名的学校,因此这里有非常多优质的艺术类选修课,我当时选择的视觉艺术入门课程教授风趣幽默,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艺术审美能力。在作业中我们不仅要对艺术作品进行专业性的赏析,更需要自己动手去画画或者制作手工。除此之外,商学院里的通识课也要狠狠补齐,包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商业道德、全球商业环境、战略管理等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培养的知识的广度和全面性让任何一个从商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具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还有一个差异是,RIT必须让学生在非专业课程外的领域有所耕耘,RIT把这个部分的学习叫做“Immersion”,翻译过来就是沉浸的意思。学生必须在不一样的学院修读3-4门课程,虽然要求还达不到辅修学位的资格,但我觉得也可以称之为小辅修了。我选择了人文社科中的历史专业。如果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我可能会在大一大二在国内多修一些通识类课程,把这些学分转过去,然后在RIT的大三提早把专业课修好,然后大四去修一个双学位吧。中美两边的课程设置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我认为,美国课程的广度大于深度,而国内课程的深度大于广度。如果更想追求在专业上面深耕的小伙伴,一定要用心在选课上面。如果是想在专业领域深耕的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其实我很推荐去修一个计算机的双学位,因为RIT的计算机是在全美都排名非常靠前的(68)。RIT是全美著名的“nerdy school”,翻译过来就是这里是一个充满着“书呆子”的学校,但是这侧面说明了RIT的学生都非常喜欢钻研,学校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其实不是在这个时代非常难能可贵的坚持吗?
接下来,我就具体谈一下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吧。RIT的大部分老师都非常负责任,而且教学内容也是结合了时代的发展,贴近现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课内学习的东西与现实工作相差太远,而在RIT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RIT的特色就是以找工作为导向的。我非常喜欢我们专业的Quang.Bui老师,我选修了他的Enterprise System和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这两门课,这两门课中为我们介绍了许多现在业内都在普遍使用的软件和工具,比如Salesforce、Figma、SAPHANA等,并且我们都要上机去用这些软件来完成作业,这些课程经验对我们未来找工作面试是都是十分有帮助的。虽然美国有GPA Inflation,但是一门课想要拿到满分也不是特别容易,我起初以为美国的老师上课是比较宽松,不要求考勤的,现在想想,我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啊。我遇到了特别多上课点名的老师,而且每次作业老师都亲自批改。
在生活方面,美国的“乡村”生活其实就比较单调了,我认为如果想找合得来的同学,可以去每所大学都有的CSSA——中国学生会,当然也可以去学校的社团里寻找一些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不过,由于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其实还挺难找到交心的外国同学做朋友。但是,如果是很喜欢社交的同学,我相信文化差异也就是一个小case吧~饮食方面,罗切斯特是一个华人非常多的城市,因此也有川菜馆、奶茶店等,Sichuan Opera是市中心超好吃的一家川菜店,虽然比不上纽约、洛杉矶这些大城市的美食,但是想家的时候胃还是可以得到一点点慰藉~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一些交换经历的点滴。我很感谢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经管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丰富的交流机会,让我们的人生可以有一段意义非凡的游学经历。